解散公司诉讼的参加人
时间:2023-08-17 15:20:30 199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关于原告的资格

在实践中有时会遇到原告的股东身份在工商登记和股东名册中反映不出来,却声称自己是隐名股东的情况。司法解释对此种情况下原告是否适格没有明确规定,案件当事人(律师)之间甚至法官之间对此认识也不一致。笔者认为,工商登记和股东名册是法定的公示方法,人们以信赖这种公示而确认股东的资格为通例,而通常情况下,某人是否为公司的隐名股东,往往要通过司法(或行政)程序对具体案件进行专门审查才能确定,这是特例。因此,在受理阶段,法院只需也只能对原告的股东资格及其持有的股份,根据工商登记和股东名册等资料进行形式审查。这与司法解释的起草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关于被告与第三人

司法解释使解散公司诉讼孰为被告的争论尘埃落地,它规定以公司为被告,其它股东为第三人。但是司法解释的这种规定并未解决实践中的所有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公司的经营管理遇到严重困难,不得已走到申请司法解散的地步,实属无奈之举。而真正的原因往往是股东之间丧失了合作的基础,即纠纷产生于股东之间。这样,原告往往以与之产生纠纷的股东为诉讼的对象,请求解除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并终结合作的成果—公司。因此,我们所见到的起诉状当中所列的被告为其他股东(这就是所谓起诉书被告),而作为被解散对象的公司,则被列为第三人(或者共同被告)。

司法解释的起草者认为,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案件系变更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出资与被出资的法律关系,该诉的被告应为公司。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处理方法是,向原告释明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坚持不改的,裁定驳回起诉。笔者对这种处理方法不以为然。根据我国民诉法理论,被告是指被诉称侵犯原告民事权益或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议,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日本学者也认为,在通常的诉讼中,诉状中的原告和被告都是适格的当事人,除非发生以死者为被告的诉讼或者冒用他人姓名的诉讼等情形,一般不发生当事人的确定问题。而第三人则是在诉讼开始后加入进来参加诉讼的诉讼参加人。法院通过行使释明权的方式强迫原告将被告更改为第三人,有悖法理。而且,在解散公司诉讼中,争议产生于股东之间,如果以公司为唯一被告,其它股东均为第三人,则作为被告的公司在诉讼中不过处于傀儡地位而并不真正享有诉讼利益。例如,若与原告产生争议的股东实际控制公司的代表诉讼行为,则原告真正的诉讼对立面仍为该股东;若原告实际控制公司的代表诉讼行为,则原被告双方将不存在任何讼争,被告(公司)必然认可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就没有被告了,诉讼将失去意义,纠纷还是得不到解决。同时,如果股东仅能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取得被告地位,则其诉讼权利必将受到限制(如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造成争议双方诉讼权利不平等。司法解释的制度设计参照了国外的立法例,认为司法解散之诉应指向公司,而其它股东则作为第三人被通知参加诉讼。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诉讼参加制度,都与我国民诉法的第三人制度存在差异,即被强制参加诉讼的诉讼参加人的地位相当于被告。例如在法国,是由当事人通过传唤强制参加诉讼,其实质都与原告向被告发出传唤是相同的。

此外,原告之所以选择将与之产生纠纷的股东列为被告,还可能有另一种原因,就是想要解除双方的合资合同。司法解释的起草者认为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公司的协议随着公司成立已经履行完毕,不存在解除设立协议问题,因此其它股东不应作为解散公司诉讼案件的被告。这实际上是对合资合同性质的误解。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股东之间签订的合资合同约定了合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设立、合资期限、组织机构、经营管理、股权转让、解散与清算等。只要公司尚未解散,就不能认为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最高法院1998年1月6日《关于审理中外合资经营合同纠纷如何清算合资企业的批复》关于法院应对合营合同效力、是否终止合营合同、违约责任等作出判决的规定,也表明合营合同并非随着公司成立而告履行完毕,法院应当审理终止合同纠纷。实际上,原告起诉解散公司,一般都有终止合同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股东才是合同当事人,原告只能以公司股东为被告,而不是公司。

综上,如果原告在诉状中将与之产生纠纷的股东列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或者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则法院不宜依职权改变当事人的这种选择。

(三)司法解释公布前已受理案件如何处理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唯一法律依据是《公司法》第183条。在《公司法》修订后,当事人起诉和法院办案是不可能等待司法解释的。据了解,司法解释出台前,法院尊重原告选择的起诉书被告的不在少数。从法院的角度来说,如果说现在受理案件必须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原告行使释明权来规范被告和第三人诉讼地位的话,那么在司法解释出台以前的做法应当允许与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一致。然而,根据法理,司法解释是有溯及力的。这就产生一个悖论:与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一致的做法既是错误的,又是合理的。如果这时有关当事人依据司法解释对以前的生效裁判的正确性提出置疑,则会使法院的工作面临被动的局面。因此,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对于法院在司法解释公布前已经受理的案件不宜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返工,对于生效裁判更不应轻易推翻。

解散公司诉讼费标准怎么计算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下列事项,应当交纳申请费:

(一)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二)申请保全措施;

(三)申请支付令;

(四)申请公示催告;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

(六)申请破产;

(七)申请海事强制令、共同海损理算、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海事债权登记、船舶优先权催告;

全文2.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公司诉讼 最新知识
针对解散公司诉讼的参加人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解散公司诉讼的参加人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