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和漏税是税务领域中常见的违法行为。逃税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税款,而漏税是指无意间未缴或少缴税款。在客观方面,逃税是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而漏税则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为或不作为。在法律后果方面,逃税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而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为人只需补缴税款并交纳滞纳金。当前,有些税务机关与司法机关对于漏税有不同的认识。
在税务方面,逃税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而漏税则是无意间犯下的过失。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而漏税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却设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2、客观方面不同。逃税是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欺骗、隐瞒手段来不缴或少缴税款,而漏税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为或不作为。在客观上区分二者,应注意:凡是没有采取法定手段偷逃应纳税款的,一律不能认定为偷税;即使采取了法定手段未缴或少缴税款,也不能一概认定为偷税,还要注意从主观上进行甄别。因为主观上的区别才是偷税与漏税的本质区别。实践中,还有一种“明漏暗偷”的情况,即纳税人采取法定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但一旦被税务人员查出,则以业务不熟、工作过失或对税法及财务制度不精通为由加以搪塞。3、法律后果不同。偷税达到法定结果即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而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为人只须补缴税款并交纳滞纳金。当前,有些税务机关与司法机关对于漏税有不同认识。
漏税与逃税的法律后果
漏税和逃税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漏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报或少报应纳税收入或者应纳税额,从而逃避税收的行为,其法律后果是税务机关可以追缴漏税部分,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对于个人来说,漏税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损失,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发展。
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收入或者应纳税额,从而逃避税收的行为,其法律后果与漏税类似,但逃税行为更为严重。逃税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损失,同时也会对整个国家的财政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外,逃税行为还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其他负面影响,例如影响公平、正义和健康。
漏税和逃税行为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应该遵守税收法规,诚信纳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财政状况。
逃税和漏税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逃税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收入或应纳税额,而漏税是指无意间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收入或应纳税额。逃税行为更为严重,不仅会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损失,同时也会对整个国家的财政造成严重的损失,还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其他负面影响。因此,纳税人应该遵守税收法规,诚信纳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财政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