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
时间:2023-04-19 14:03:45 44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法律,不仅可以打击网络诈骗行为,更重要是明确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且严惩那些泄露、收集和转卖个人信息的人,所以,有关部门也将进一步的加强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同时还需更多的人积极的配合。

两个法律文件共同为个人信息安全披上了法律的外衣,让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上能够获得足够的重视与保障。具体而言:

一、扩大“公民个人信息”范围并明确处理罚则。电商、社交、搜索、地图、直播、云等,收集使用的用户行踪轨迹等活动情况以及全平台账号密码信息被纳入“公民个人信息”范围。同时,明确了“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等情况对应的处罚措施。范围最大化以及针对违法活动定罪的量化,为处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标尺和抓手。

二、收集个人信息,需让用户“知情同意”。“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这是《网络安全法》的一大亮点,不过在执行过程中有需要权衡的地方,默许同意容易流于形式,而明示同意则给企业带来较大负担。

三、提高了对互联网企业安全技术能力的要求。“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同时,有能力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大数据及网络实名制发展让互联网企业有了更多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对其进行安全要求,能够减少用户信息遭遇黑客攻击或泄漏等风险。

可以看出,法规从能够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互联网企业及个人,到获取信息后的可处理方式等均做了规范,能够进一步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那么,有了法律保障后的个人信息是否就绝对安全了呢?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反诈骗是全民议题,任重道远当前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堪忧。很多用户感知很强烈的是中介电话、骚扰电话的增多,以及不断被曝出的基于个人信息泄露的电信诈骗案件。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诈骗信息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用户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以及政企各方合力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才能够让法律产生应有的效果。对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该法都有明确规定。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个人信息保护 最新知识
针对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