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商标侵权行为包括七种情况。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寻求人民法院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帮助。
依据本法第五十七条所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若引起纠纷,当事人应自行协商解决。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寻求人民法院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帮助。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列出了七种商标侵权行为: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允许,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侵权如何处理?
商标侵权行为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商标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商标侵权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自行协商:商标所有者可以与侵权者进行协商,尝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侵权行为比较严重,对方不愿意合作,或者协商无果,商标所有者可能需要寻求其他途径。
2. 申请仲裁:如果商标侵权行为导致商标所有者经济损失比较严重,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进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协议。
3. 提起诉讼:如果其他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商标所有者可以考虑起诉侵权者。在起诉之前,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证明侵权行为的事实和证据,以及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4. 寻求海关保护:对于一些特殊的商标,如驰名商标,商标所有者可以寻求海关保护。海关可以对这些商品进行监管,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并可以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在处理商标侵权行为时,商标所有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所规定的七种商标侵权行为,当事人应自行协商解决。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寻求人民法院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帮助。在处理商标侵权行为时,商标所有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自行协商、申请仲裁、提起诉讼或寻求海关保护等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