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誉权可以通过直接和侵权人进行私下协商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侵害名誉权一般会被法院判处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一、名誉权维护途径
名誉权维护途径包括:一是可以直接和侵权人进行私下协商,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并可就侵犯名誉权造成的损失要求其进行经济赔偿,二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二、侵害名誉权怎么判
损害名誉权案件法院一般会判决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3.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三、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人客观上有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所知。侵权人实施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该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
4、后果方面,侵权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受害人的声誉,使受害人感到不公平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受到创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n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全文7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