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法律程序解决村民宅基地纠纷的步骤
按法律程序解决村民宅基地纠纷的步骤为:
1.协商,因农村宅基地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2.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3.仲裁,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根据纠纷内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宅基地纠纷的诉讼时效
宅基地纠纷的是诉讼时效是6个月。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如何分配农村宅基地
分配农村宅基地的方式是按户来分配的,且一户一宅,一户人家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多余的要归还村集体。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遗产分配按照法定顺序继承分配。
法律规定,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与原有宅基地合计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继续使用的,可暂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
全文78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