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起诉
1.确认被告身份:首先需要通过国外(境外)的同行调取企业的资料,并进行公证、认证。在国内,可以寻找有资质的翻译公司对这些文件进行翻译。
2.准备相关文件:如果是自然人提起的诉讼,需要提供外国人的身份文件,如护照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如果是外国公司,则需要提供公司的主体资格证明,如公司章程、注册证书、董事名册、董事会决议等。
3.办理公证认证:对于非中国籍的自然人或外国公司,其身份文件和授权委托书需要经过国内公证处公证,并在具有涉外资质的公证处进行护照复印件、授权委托书的公证。公证材料还包括证明外国人身份的文件,如外国护照或身份证,或公司章程、注册证书、董事名册、董事会决议等。
4.境外文件的认证:如果涉及到境外文件,如结婚证、出生证等,也需要经过所在国的三级认证,即公证员公证、州务卿认证以及中国驻该国的领事馆认证。如果该国是海牙成员国且实行海牙认证制度,则只需办理海牙认证。
5.最后的认证:完成公证认证后,还应由中国驻该国的大使馆进行认证,去法院起诉。
6.遵守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二、外国公司在中国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起诉状;
起诉状应记明以下事项:
(1)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
(2)判决由何国法院作出,判决结果、时间;
(3)受传唤及应诉的情况;
(4)申请理由及请求;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2.原告为申请人的,还应提交外国法院已合法传唤被告出庭的有关证明文件;
3.被告为申请人的还应提交应诉通知和出庭传票。
4.证据材料,包括物证、书证等。
三、外国公司在中国起诉的管辖规定
外国公司在中国起诉的管辖规定如下:
1.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是依当事人的住所地确定的。
2.特殊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是依据属地管辖原则规确的。
3.协议管辖。协议管辖是民事诉讼中关于管辖的一种灵活规定,是由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就合同争议和财产权益争议诉讼的管辖法院,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约定由某一法院管辖。
4.默认管辖。默认管辖是行为人对某事不作明确反对的,即认为是默默地认可了这一事项。
5.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是民事诉讼规定某种诉讼只能由某个法院专门管辖,其他任何法院均无管辖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加以改变。
全文99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