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履行赡养义务是法定的,是硬性规定,不需要老人与法定继承人以赡养协议形式再确定。如果老人立遗嘱,在确定继承人的同时,附有继承人义务的,该继承人应当履行义务。
一、遗产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二、遗产继承的方式都有哪些
遗产继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是指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是指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承担被继承人生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在其死亡后转移给扶养人。这种方式主要发生在老年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距离确定顺序。
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三、父母遗产继承权的顺序人
父母遗产怎么继承: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全文79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