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诈勒索罪中止标准如何认定
在涉及到敲诈勒索罪行的刑事案件中,犯罪者实施的敲诈勒索行为以及受害者对财物进行处理的行为之间往往会出现时间上的差异,甚至还可能出现双方约定好的交易场所未能达成共识,导致其间环节出现断裂,进而使得犯罪者无法真正获取到受害者的财产或者选择放弃获取这些财产;
然而,与此同时,受害者实际上已经自行处置了自身的财产。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强调,作为犯罪者,必须采取某种形式(如告知、暗示或是采取其他行为)来向受害者明确地表达出终止犯罪活动的意愿,以便使受害者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即防止潜在危害后果的发生——主动处理掉自己的财产。如果犯罪者只是单方面地决定放弃犯罪,但是却未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受害者,而受害者仍然处在受到威胁的状态之下,并且被迫处置了自己的财产,那么就不能够将这种情况视为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的中止行为。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受害者并未实际处置自己的财物,也应该被判定为犯罪未遂,而不是犯罪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敲诈勒索罪损失怎么赔偿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当个体因特定犯罪行为遭受严重侵害其财产权益的时候,有权发起民事诉讼活动并请求加害人作出相应赔偿,这种做法无疑是符合法律规范的。因此,被害者被敲诈勒索导致财产损失的情形下,是完全可以向加害人提出赔偿请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涉及敲诈勒索的刑事案件中,倘若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行放弃了,然而并没有向受害者明确表示出来,从而使得受害者仍然处于被威胁的状态下处理其财产,那么这种情况并不构成犯罪中止。即便受害者并未实际采取任何行动来处置其财产,也应当将此视为犯罪未遂,而非中止。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罪犯必须以明确、清晰的方式表达出他们想要停止犯罪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受害者避免受到可能存在的进一步伤害。
全文94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