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的损失如何认定
对于由于实施犯罪活动而引发的财产损失,应由司法部门依法依规对犯罪所得实施追缴措施。
如经追缴无法全部弥补受害方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则可考虑通过退还赃款以挽回部分损失,倘若退还赃款仍不足以补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那么受害方便有权利申请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要求犯罪分子作出相应赔偿。
然而,对涉案人员的附带民事责任做出裁决时,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全面评估犯罪行为对受害人及其家庭所带来的各种物质性伤害,例如各类医疗、护养、交通花费等等,以及受害者因犯罪行为所导致的薪资收入损失。
当犯罪行为给受害人带来了肢体残障,还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康复辅助设备并支付相关的费用;若致受害人死亡,则还要为此支付丧葬费用等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刑事案件中哪些人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
一、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包括:
(一)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三)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二、鉴定人义务:
(一)进行鉴定时,应当履行职责,正确、及时地作出鉴定结论。
(二)解答委托鉴定机关提出的与鉴定结论有关的问题。
(三)保守案件秘密。
(四)遵守有关回避的法律规定。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七条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
(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三)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四)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五)劳动改造的罪犯;
(六)劳动教养人员;
(七)收容审查人员;
(八)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事案件中的损失如何认定”,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