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报道事实,若新闻报道有违客观事实,则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其中,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擅自所作的认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客观事实,是指哪些已经发生或者确定将来发生的事实;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必然原因或者确定结果。一般而言,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判断标准方能作出认定。当然,任何人均可能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内心确认,但内心确认没有外化以及公开表示前,不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的事实。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后果是特定他人的名誉在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中遭到否定性社会评价。所谓特定他人,是指通过观看新闻报道,一般受众均能认识的确定的主体;所谓不特定公众,是指任何收看新闻报道的主体;所谓否定性评价,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他人的人格尊严所作的消极、贬损性的评价。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客观报道对广大受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价值取向,而非对特定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或社会声誉予以评判。涉及人格尊严的报道中应当进行技术处理,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报道中披露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引起不特定受众对特定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否定性评价,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后果。因此,涉及当事人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的报道中,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应当对所涉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予以技术处理,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肖像、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证件号码等。通过技术性处理,以避免不特定的受众产生针对特定当事人产生社会评价。
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缺乏法律依据,对特定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未作任何技术处理时即公开报道,符合我国法律关于侵犯人格权的法律规定,属于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的情形,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新闻媒体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全文79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