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未获利构成犯罪吗?
时间:2023-03-19 10:21:35 13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侵权未获利属于犯罪,并不是所有的侵权都是以获利为目的,有的侵权还会以伤害他人为目的。那也属于犯罪。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有: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心理状态不同,对受害人产生的精神损害程度亦不同。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包括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持续的时间等。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有些情况下,侵权情节较为严重,但造成的后果却相当轻微,由法院责令侵权人赔礼道歉即可消除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失费数额时,不能无视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根据其获利情况而增大赔偿金额,有利于从经济上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更好地慰抚受害者。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影响。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消费观念、价格水平比一般地区要高,其所需的精神损失费的数额应当相应的提高,否则,难以体现精神损害赔偿的慰抚与惩戒功能。

二、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标准如何划分

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标准划分的方法: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三、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界限是什么

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界限具体如下:

1、民事欺诈属于民事不法,刑事欺诈属于刑事犯罪,两者之间存在重大区分;

2、民事欺诈和刑事欺诈都以欺诈为其行为特征,民事欺诈可以分为民事违约的欺诈和民事侵权的欺诈;

3、刑事欺诈可以分为虚假陈述的欺诈犯罪和非法占有的刑事诈骗。

一、从主观方面来看,民事欺诈是一方当事人为了促成交易而采取了欺诈的手段,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而刑事诈骗是一方当事人为了无对价或者代价极低的方式占有对方财物而采取了欺诈的手段,双方之间根本不存在交易;

二、从客观方面的表现看,民事欺诈的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诈的方式去销售,那也是为了促成交易、获取经营利润,并提供了一定的对价,存在实质性交易的,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刑事诈骗的行为人除了具备前面所述的无资质、无合格产品的前提外,也具备采用欺诈的方式去销售,由于其不具备资质、其提供的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故行为人并没有提供任何对价。法律另有其规定,应当依照其规定。

全文97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刑事犯罪 最新知识
针对侵权未获利构成犯罪吗?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侵权未获利构成犯罪吗?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