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每月应缴纳的税款缴款时间和纳税申报表的提交要求。扣缴义务人应于次月15日前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则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扣缴义务人每月扣缴的税款和纳税人每月应缴纳的税款,都应在次月15日前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扣 缴 义 务 人 纳 税 申 报 时 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扣缴义务人需要在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有关资料。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年度与税务机关确定的年度合并计算。
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扣缴义务,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扣缴申报。如果扣缴义务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报送有关资料或报送的信息有误,则可能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如果纳税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则可能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时间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否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
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纳税申报,否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扣缴义务人需要在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有关资料,而纳税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收入的纳税人,在实行单位代扣代缴的同时,纳税人应将其多处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扣除一次费用,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对单位已扣的税款,可凭完税凭证在应纳税款中抵扣。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