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借款用途能够防止借款人用其他事由抗辩。一般根据实际用途填写就可以了,比如:流动资金;支付货款;生产经营;购房;购车;装修等等。如果是银行贷款,一般都是指定贷款用途,按照银行要求填写即可。明知借款人借款用途违法而出借,如果借款涉嫌犯罪,则出借人有可能构成共犯;如果借款人行为未达到犯罪程度,借款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在分析借款用途时,应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借款应当用于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借款人是否有明确具体的借款用途,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
第二,结合借款人项目运营情况分析借款用途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政策。
第三,借款额度能否满足用款需求,是否合理。
第七,借款人有没有挪用和占用借款的可能和动机。
律师补充:
借款需求及借款用途与还款能力和风险评估紧密相连,是决定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要素的重要因素。在一个结构合理的贷款中,企业的还款来源与其借款原因应当是相匹配的,而这可以通过借款需求分析来实现。通过了解导致借款人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具体借款用途,信贷机构可以防止资金被挪用或用于违法用途,更好的把握借款需求的本质,从而做出合理的贷款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全文61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