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纷争,造成家庭、亲属之间不和的重要因素。有部分老人比较有先见之明,在生前就已立好遗嘱,妥善安置自己的财产,那么对于生前没有立下遗嘱的人,他们的遗产就要依照法律,由法定继承人继承。那么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关于遗产继承最新政策都有哪些呢?
一、遗产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相关规定,遗产人的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养女、继子继女)、父母(指亲生父母、养父养母、继父、继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应当由此顺序继承人继承或分配继承;对于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则由遗产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分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是指:死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和姐妹。
二、遗产分配原则:
一般情况下,遗产由死者的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但如果情况有特殊,那么遗产可以不平均分配。这里的特殊情况有:
1、顺序继承人中,如果有因年迈、未成年、残疾、疾病等缺乏或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基本物质生活的,在财产分配上,应当多分配,以此照顾。
2、遗产人过世之前,在相同具有法定赡养义务、抚养义务的各个遗产顺序继承人中,相对更多的尽了义务,负责了遗产人的主要生活需求以及更多的对遗产人付诸了照顾和陪伴,这种情况下,遗产应当酌情多给予分配。
3、对遗嘱人有法定的赡养、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在遗产人生前并未对其尽到义务的,在有赡养、抚养条件下不尽法定义务的,应当酌情对其少分配或者不分配遗产。
4、同一继承顺序下,继承人之间互相协商同意,对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的,可凭意愿分配。
全文66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