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保护法》监管强硬
时间:2023-04-24 17:11:21 73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监管手段出硬招,环保监管部门可以直接对企业进行查封、扣押,也可以对污染企业采取行政代执行。超标企业融资等方面也会遇阻。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授予了环境保护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违法排污设备的查封、扣押权,这对及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违法问题意义重大。另外,为了保证监管的实效性,在此次修订中提出了一些协同监管的具体措施,譬如对于环境污染企业,供水部门可停止供水,土地管理部门可禁止向其提供土地,银行则不得给予其授信,进出口管理部门不得给予其出口配额,证券监管部门可限制其上市或已经上市的不得继续融资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将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实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也有利于地区经济结构大调整。此次修订在借鉴了《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于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规定了区域限批制度,即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暂停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用限制发展的措施来倒逼地方政府解决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倒逼相关企业解决其企业内部的环境问题。另外,对于区域规划未进行环评而开始建设的,新法也作了措施规定。

民主参与

环境民主原则也是此次环保法修订很重大的特点,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章节,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近年来,公民的环境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次环境保护法的修改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环境保护三项具体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入法是本次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众多亮点之一,为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奠定了更为明确和坚实的权利基础。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既是对行政监管力量有限、行政管理效果参差不齐等现状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公众环境关切的积极回应。环境保护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经验表明,环境保护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但仅靠行政机关也是不够的。

这次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环境保护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引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全民参与的理念,强化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公众环保的权利义务。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土地管理 最新知识
针对新《环境保护法》监管强硬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新《环境保护法》监管强硬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