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和拘留的差别在于期限、性质和适用层面上,因此这两者是不能混用在不同的案件当中。拘役和拘留的定义是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犯罪人丧失自由,但在适用时不能从字面理解去用。
一、拘役和拘留的差别
拘役和拘留的差别是期限不同、性质不同,适用对象不同和适用机关不同。主要体现如下:
1.期限不同,刑事拘留最长37天,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1年;
2.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拘役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方法。
3.适用的对象不同。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的七种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制,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
4.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适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适用依据的法律不同。
二、拘役和拘留的定义
拘役和拘留的定义简而言之是剥夺或者限制犯罪人的自由。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如果犯罪分子所犯罪行情节较轻则会被法院判处拘役刑罚,旨在短期内强制犯人进行劳动改造并剥夺犯人短期内的人身自由。拘留是指将对象拘禁限制,但拘留不一定需要法院命令,警察机关亦有拘留权,但各国允许拘留的总时间长度不一,有些国家甚至于可以无限期的拘留对象。
三、拘役和拘留的区别管制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n(一)律师;\n(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n(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n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n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