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获取利益算跑分吗
在探讨跑分业务中未获取利润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具体情况的不同。
通常来讲,如果参与跑分的金额高达十万元人民币,那么这将涉嫌构成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
是否将会面临刑事处罚,则主要取决于相关证据情况的调查结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从事犯罪行为,而仍为其实施犯罪提供诸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各类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助攻服务时,若情节严重者,便可能构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所以,即使行为人并未从其所从事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但只要其行为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便有可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跑分判多少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之中,对于参与协助他人进行非法资金流动的行为,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这种行为如果被认为符合洗钱罪的构成要件,那么行为人将有可能面临由法院作出的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短期徒刑的刑事判决,此外还会附加征收未取得许可的收入数额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此类案件的调查和审理往往由于取证难度大,证据认定争议多等因素,而使得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学派看法。
其中一部分学者主张应该把这类行为定性为“涉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另一些专家则坚持认为这实际上属于典型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全文85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