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羁押状态两个省的协调,异地羁押条件是什么
异地羁押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羁押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九条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二、羁押期限是多久?
(一)强制措施期限(最长羁押期限37天)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1天)
2.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拘留延长至30天、审查批准不超过7天,最长37天。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统计:羁押期最长37天
(二)侦查羁押期限(最长羁押期7个月)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2.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情形,经本法第154条规定的期限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3.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
4.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统计:2个月1个月2个月2个月=7个月
(三)审查起诉期限(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2.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3.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两次可以2个月。
4.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两次1个月和两次延长半个月,共3个月。
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6.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73条第2项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提出。
统计:1.5个月1个月1个月3个月=6.5个月
(四)审判期限(最长羁押期限一审13个月二审4个月共17个月)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三个月,计6个月。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提起上诉或抗诉时限10日。
4.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并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5.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6.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特殊情况,有本法一般五十六条情形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计4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统计:6个月1个月6个月4个月10天=17个月
办案期限合计:37天(刑拘)7个月(210天,侦查与补充侦查)6.5个月(195天,审查起诉)13个月(390天,一审)10天(上诉期限)4个月(120天,二审)=32个月(992天,含延长期限)。
三、异地羁押可以取保吗
可以。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因关系到取保后的执行管理,所以异地羁押取保候审的难度要大。
具体规定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