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庭撤诉之后还能继续起诉吗
可以。
撤诉之后,当事人仍然可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起诉。
和解在法律上的含义就是指双方不通过法院而达成了协议,所以签和解协议无需到法院,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即可。
撤诉并不代表放弃权利,撤诉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而不导致诉权和实体权利的丧失。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9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开庭后检察院撤诉的情况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撤回起诉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三条规定,开庭后检察院撤诉的情况有:
(一)不存在犯罪事实的;
(二)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的;
(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四)证据不足或者证据发生变化,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六)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的;
(七)法律、司法解释发生变化导致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
(八)其他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
三、开庭后能撤诉吗
开庭后判决前,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了关于申请撤回起诉的内容: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全文8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