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它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含义不同: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经济手段的主要特征是:
(1)它是以剌激、推动、诱导等方式来间接影响被管理者的意志和行动,而不是强制。
(2)它所运用的经济杠杆,都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以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和适用为基础的。
(3)它的实质和核心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注意通过各种经济杠杆,从物质利益上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的经济关系,使三者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和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劳动成果和生产的发展,关心技术进步,讲究经济核算、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充分调动企业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应注意的是,经济手段必须和一定的行政手段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地管理经济。也不能忽视经济手段的应用,而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影响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一、关于上半年货币政策
实施情况针对2007年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的状况,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
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2008年8月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0.8万亿元。
二是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继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5个百分点后,2008年上半年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同时,对农村信用社和灾区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全文75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