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量刑情节的梳理与分析
时间:2023-07-16 09:25:08 10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2.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3.对于从犯,减少基准刑的20%~50%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4.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5.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6.对于坦白情节,可以减少10%~50%7.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8.对于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中抢劫等严重危犯罪的应从严掌握。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可行性分析

第一,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具有司法解释依据。虽然我国刑法没有将刑事赔偿作为量刑的法定情节,但有关司法解释已有对于已经给予刑事赔偿的被告人可以从轻处罚的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曾强调指出,⋯⋯积极赔偿反映了被告人弥补犯罪损失、真诚悔罪的心态,如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从轻处罚有助于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笔者认为,这一司法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即被告人对民事责任承担的情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幅度。笔者相信,如果刑法典能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则对司法实践会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国外关于刑事赔偿与量刑关系的立法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其他国家刑事法律规定来看,很多国家都将刑事损害赔偿作为对被告人量刑的法定情节。如《德国刑法典》规定,如果犯罪人努力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其行为全部或大部分得到补偿,或者努力致力于对其行为进行补偿,或被害人的补偿要求全部或大部分得到实现的,可依法减轻刑罚或免除刑罚。[2]日本《改正刑法草案》第48条规定:必须按照犯罪的责任量定刑罚,在适用刑罚时,要考虑犯人的年龄、性格、经历及环境、犯罪的动机、方法、结果及社会影响、犯罪后犯人的态度及其他情况,必须以有益于犯罪的抑制和犯人的改善更生为目的。其中,犯罪后的态度主要是指是否悔悟、是否努力赔偿损害和减轻其他实害。[3]意大利1921年刑法规定,以履行赔偿损失作为刑罚减轻、宣告缓刑、假释的理由和条件。前苏联刑法纲要规定,犯罪人自愿赔偿损失或消除造成的损害,是减轻责任的情节之一。[4]笔者认为,国外关于刑事赔偿与量刑关系的立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第三,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已经将刑事赔偿作为量刑的法定情节。从法学理论层面来看,许多法学专家或者司法实务工作者已经认同刑事赔偿作为量刑的法定情节这一观点。如陈光中教授在其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

专家建议稿》中第20条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达成和解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考虑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并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司法实践层面来看,不论是检察机关还是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都已经将刑事赔偿作为量刑的法定情节。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对于轻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可以依法不予逮捕或者不起诉。确需提起公诉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对属于被害人可以提起自诉的轻微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提请批捕、移送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促使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赔偿和精神抚慰方面和解,及时化解矛盾,依法从宽处理。此外,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也相继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意见,其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被告人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如2007年7月云南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意见》规定,法院在审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对于被告人真诚悔罪,积极履行损害赔偿义务,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应当将此情形作为从轻处理的情节予以考虑。笔者认为,鉴于实践中司法机关或者司法实务工作者已将刑事赔偿作为对被告人量刑的法定情节,与其听任其自发存在和发展,不如在刑法上明确规定,以达到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第十一条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的,应当综合考虑案发的原因、被害人过错的程度或者责任的大小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一)被害人有严重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30%二)被害人有一般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一定责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第十二条对于退赃、退赔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及退赃、退赔数额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一)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30%二)部分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三)积极配合办案机关追缴赃款赃物,未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全文2.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自首 最新知识
针对法定量刑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法定量刑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