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拘役是中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判了拘役三个月是触犯什么法律
需要触犯《刑法》,拘役适合情节比较轻的犯罪行为,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3。可见,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6个月)相衔接。
拘役的日期从刑事判决生效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判决之前,犯罪分子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拘役的上限六个月,下限一个月,被判决拘役的分子分子,由公安机构就近执行,在执行拘役期间,犯罪分子每个月可以回家一到两天,参加劳动的,给予适当的报酬。对于可能判决拘役的犯罪分子,在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之前,只要并非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应积极争取缓刑,这是最明智的做法,在缓刑考验期内,认真执行社区矫正,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全文46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