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赡养纠纷案件的判决标准,通常需依据具体案情加以决定。
遵循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原则,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成年年龄且未能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们,处于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较为困窘境况下的年长父母,享有向其索取赡养费的法定权益。
所谓“赡养”,乃是指身为子女或晚辈的人,为父辈或长辈在物质方面与生活照顾方面作出援助之行为。
赡养者,即为老年人群体中儿女及其依法需承担赡养义务之人。
此外,赡养人的配偶亦应积极协助赡养人有效履行赡养职责:
首先,赡养人应该承担起对老年人在经济供给、日常生活照顾以及精神慰藉方面的义务,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其次,赡养者应当促使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能适时得到治疗与护理;
再次,面对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赡养人应主动提供必要的医疗费用支持;
另外,若老年人生活无法完全自理,赡养者则必须负担起照料责任;
如无法亲自照料,则可征得老年人同意后委托他人或养老服务机构代为照看。
最后,赡养人有责任妥善调整老年人的住所环境,切勿违心地强制老年人选择低质的居住场所。
老年人自己拥有或租赁的住房,儿女或其他近亲都不可随意侵占或擅自变更房产所有权关系或租赁关系。
当老年人自有住房出现问题时,赡养人亦需负起修缮之责。
赡养者有义务负责耕耘老年人承包的农田土地,照护或委托他人照看好老年人的林木和家畜等,所得收益归属于老年人。
赡养者不得以放弃继承资格或其他任何原因,明示或暗示地拒绝履行赡养职责。
当赡养责任人未尽到应有的赡养义务时,老年人们有权要求他们支付赡养费用等相应补偿。
同时,赡养者也不能强行要求老年人从事能力不及的劳作。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应当受到国际法的全面保护。
儿女或其他亲属不能干预老年人的离婚、再婚及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
赡养人肩负的赡养义务并不会因为老年人婚姻状态的变迁而有所减轻或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全文85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