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被告人也可以被取保候审。但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没事,认罪态度较好可以增加缓刑的机会。
取保候审后,一旦被逮捕,就意味着进入了审判诉讼阶段。如果被定有犯罪事实,法院将判处刑罚,如果被判实刑,将被收监;如果被判缓刑,则不需要被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认罪态度较好,会增加缓刑的机会。《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避免被判拘役?
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旨在确保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同时对其进行审查,以便审判机关决定是否起诉。然而,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免除刑罚,被告人仍有可能被判拘役。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房屋,不得与外界通信、接触,不得破坏证据等。同时,被告人需要积极配合审判机关的工作,如提供相关证据,接受传唤等。
为了避免被判拘役,被告人需要在取保候审期间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房屋,不得与外界通信、接触,不得破坏证据等。
2. 积极配合审判机关的工作,如提供相关证据,接受传唤等。
3. 不得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如擅自离开所居住的房屋,与他人通信、接触等。
4. 不得干扰、妨碍审判机关的审判工作,如在审判期间对证人、鉴定人等进行威胁、利诱等。
总之,取保候审虽然能够确保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免除其刑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仍需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审判机关的工作,以避免被判拘役等刑罚。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虽然能够确保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免除其刑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仍需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审判机关的工作,以避免被判拘役等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