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税收风险识别的概念之前,需要先认识税收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税收风险
简单地说,税收风险是指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对提高纳税遵从度、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可能情况。税收风险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法规、政策的规范性和普遍性之间的矛盾,造成法规或政策、特别是税收法规和政策不能对每种情况进行明确规定,致使其存在一些缺陷或漏洞,形成法规层面的风险,可称之为政策风险;二是由于税务人员的执法能力、政策理解偏差、信息缺失,或者执法人员不作为以及内外勾结违法等等情况,造成执法层面的风险,称之为执法风险;三是由于纳税人对政策认识不足、工作疏漏等情况造成无意不遵从,或纳税人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等不正当方式恶意不遵从,形成纳税遵从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则是指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资源,通过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处理、绩效评估以及过程监控等措施,不断提高征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循环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始点,也是提高风险管理针对性和效率的关键,风险识别对风险管理乃至税收征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风险处理和绩效评估的经验,则是修正风险识别方法和模型、以及指标选取和参数设置的重要依据。
税收风险识别
税收风险识别是在数据集中等税收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围绕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应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模型以及指标体系,利用税收系统内部以及其他第三方的各种涉税数据,从税收经济运行结果入手,深入研究,探索规律,寻找、发现可能存在税收风险点,帮助科学决策,指导税收征管工作的分析活动。
税收风险识别是一种数据分析过程,但并不排除人工经验。风险识别与人工经验是互相补充、互相验证、互相提高的关系。风险识别中应用的原理、方法、模型、以及指标和参数设置,均需要人工经验参与。虽然税收风险是政策、执法和纳税遵从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税收风险识别更关注纳税遵从风险和执法风险,政策风险则在绩效评估中予以关注。
税收风险分类
税收风险识别涉及税收征管的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简单来说,可以从区域、税种、行业/产业,以及变动趋势等维度进行较宏观方面的识别(称之为税收风险宏观识别,简称宏观识别),也可以从企业的收入、抵免以及发票使用等维度进行较微观方面的识别(称之为税收风险微观识别,简称微观识别)。一般地说,宏观识别耗费时间及人力、物力较少,可以较快、较及时发现风险,为微观识别提供线索;微观风险识别需要收集、处理大量的细节数据,指标及参数设置较复杂,一般比较耗时、力、物。所以宏观识别与微观识别应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互相验证,共同改进提高。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