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个月前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近日利率市场化这一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频现报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财经》2010年会上就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所作的全面阐述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将利率市场化讨论推向了高潮。
众所周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定价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宏观调控的需要,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需要。实际上,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开始进行了。我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为政府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十一五期间,央行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立健全我国市场利率体系。2007年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正式运行以来,Shibor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正逐步成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的定价基准。二是全面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调整了房贷利率浮动下限,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空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定价机制和提高定价能力,完善利率监测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四是中央银行利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央行票据和回购利率发挥了引领利率走势的作用。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中央银行将利率定价权更多地赋予了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定价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也随之不断增强,利率在调整资源配置和传导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但是,尽管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距离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即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还有一定的距离。要真正实现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就必须尽快推进这项改革。我们现在重提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表明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还非常大。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在本报发表的《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文,或许更充分地表明了此时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意义。盛松成建议,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的理财产品,满足百姓不断增长的保值增值需求。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抑制通货膨胀,也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他同时认为,利率市场化可及时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这一观点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可,实行利率市场化将有效抑制通胀,同时又不会伤害实体经济。
当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人民银行已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促进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包括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他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包括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包括大力加强客户的教育,让客户了解企业的定价权;包括进一步确立市场定价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风险定价的能力等等。
确实,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创造利率市场化的市场条件,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加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扩大利率的覆盖范围;还需要继续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包括市场的统一互联、交易规模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加、交易的集中登记清算;还需要加强商业银行的监管改革步伐,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努力发展中间业务,主动推行存款,贷款的利率市场化。甚至有专家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还要有序地发展影子银行体系,货币当局更要有独立的制定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法律地位。
总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事实上非常复杂。因为它涉及到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经济领域的众多组成部分,因此他的改革非常之基础、非常之困难。现在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重提这个改革目标,就表明政府决心要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我们对此更应充满信心。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