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起诉期间可以向欠款人讨债吗?
可以。向欠款人讨债是符合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的行为。在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当事人通常会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进行讨债,这只不过是讨债的方式之一,并不会因为已经向法院起诉而剥夺了当事人使用其他的方式讨债的途径。
在起诉期间,可以向欠款人讨债。但必须注意,债权人应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行使权利。若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会失去胜诉权,因此请债权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如3年或20年,向法院提出诉讼,争取追讨欠款。
此外,在向欠款人讨债时,建议采取适当的法律途径,如通过起诉的方式,明确地提出要求偿还债务的主张。具体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法院立案后,将进行排期开庭。同时,债权人应该充分收集证据,并确保证据的有效性,以便在诉讼中占据优势。如果欠款人跑了,债权人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债权。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起诉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必要符合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全文88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