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虚报村建征地补偿款构成什么样的犯罪。相关法律依据:(1)明确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犯罪构成要件的特征。单位犯罪除了具有一般犯罪的四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外,还应当具有不可或缺的要件。根据刑法总则第三十条的规定,只有刑法或者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明确规定单位犯罪才能构成单位犯罪,否则不能构成单位犯罪。(2)犯罪行为的特征。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动机和目的必须是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犯罪故意”必须是单位意志以一定的程序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单位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所得的利益必须被单位占有,是自然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以上两点是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区别。没有上述两个特征的犯罪,绝对不是单位犯罪。但是,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犯罪不能完全确定其为单位犯罪。例如,以犯罪为目的注册(或设立)公司,犯罪行为发生在公司成立后,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所有构成要件和特征,但不能作为单一犯罪处理,又如国家机关实施的犯罪行为(如走私等),虽然在形式上也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特征,但由于国家机关主体的特殊性,在认定犯罪时,法律是否规定犯罪包括单位主体,不能一般认定为单位犯罪,而是认定为自然人犯罪。显然,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犯罪也可能是自然人犯罪,因此在确定某一行为是否为单位犯罪时,要分析具体问题。纠正对财产犯罪动机和目的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在财产犯罪中,特别是在诈骗、盗窃、侵占等财产犯罪中,行为人应当以犯罪客体为自己的目的,否则很难认定为犯罪。其实,这是对刑法的一种误解。刑法规定的一切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保护一定的法律利益,即一定的社会关系。就财产犯罪而言,刑法所保护的合法利益是财产所有人对其所拥有财产的各种权利。也就是说,刑法打击的是对公私财产的侵害,而不是对财产的取得。因此,只要行为人违反了刑法保护的特定法律利益,达到刑法限定的程度,就构成一般犯罪。因此,刑法中的犯罪大多不是以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和个人是否取得财产为依据的。比如,刑法第266条没有规定,行为人诈骗财物的动机或者目的必须是占有财物。因此,行为人在认定犯罪时,不应盲目认为行为人是第三人,特别是对自己单位而言,或者骗取的财物属于第三人或者自己单位,不构成诈骗罪。
全文96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