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尾后逃逸属于什么责任
1.在追尾事故发生后,如果肇事方选择逃逸,那么该肇事方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一规定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该条款明确指出: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逃逸方的责任可以减轻。因此,逃逸行为不仅无法逃避责任,反而可能导致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
3.在追尾事故中,逃逸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道德伦理。
(1)逃逸者试图通过逃避现场来规避责任,但这种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
(2)对于受害者而言,逃逸者的行为无疑加剧了其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使其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因此,对于追尾后逃逸的行为,我们应当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逃逸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技术手段和现场勘查等方式,尽快锁定逃逸者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不构成肇事逃逸情形
在交通事故中,并非所有离开现场的行为都构成肇事逃逸。交管部门对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并达成协议后,若一方反悔并报案,这种情况下并不构成肇事逃逸。因为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已经对事故进行了处理。
2.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在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这同样不构成肇事逃逸。因为在此情况下,当事人的行为是为了救助伤者。
3.还有几种情况也不构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情形不构成肇事逃逸,但当事人仍需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三、追尾逃逸的法律后果
追尾逃逸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1.从法律角度来看,逃逸者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可能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包括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2.除了法律责任外,逃逸行为还可能对逃逸者产生其他负面影响。例如,逃逸者的个人信用和声誉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排斥和歧视。
因此,对于追尾逃逸的行为,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和制裁。这不仅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