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热线是一个反映民生问题的电话号码,市民可以拨打该号码向相关部门举报问题。热线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市民拨打热线电话后,热线受理员会根据知识库信息直接解答问题,或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热线公开电话工作受理范围包括政务信息及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求助、投诉和建议,以及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投诉举报。
12345热线是一个反映民生问题的电话号码。举报其他的也会受理。然后再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要求该部门进行问题解决和答复。一般拨打市长热线,都会得到回复,不会石沉大海。也可以针对反应的问题直接去相关部门反应。12345热线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后,电话首先由呼叫中心热线受理员接听。热线受理员接听群众来电后,对能直接解答的咨询类问题,依据知识库信息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解答的咨询类问题及求助、投诉和建议,及时转交相关地方、部门办理。12345公开电话工作受理范围包括:(一)有关承办单位的工作职责、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执法程序、行政审批等政务信息及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二)承办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非紧急类求助;(三)对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和建议;(四)对行政机关、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作风、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举报;(五)其他应当受理的事项。
12345热线问题处理标准
根据我国《12345热线问题处理标准》,针对群众通过12345电话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一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分类: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处理。
2. 问题处理:相关部门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信息反馈: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将问题处理情况、处理结果等信息向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反馈。
4. 问题跟踪:对于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群众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跟踪处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 问题整改: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根据以上标准,对于12345热线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对待,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12345热线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热线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
12345热线是一个反映民生问题的电话号码,可以举报其他问题,并转交给相关部门处理。拨打市长热线可以得到回复,也可以直接去相关部门反应问题。热线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市民拨打热线电话后,热线受理员会接听电话,对能直接解答的咨询类问题,会依据知识库信息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解答的咨询类问题及求助、投诉和建议,会及时转交相关地方、部门办理。12345公开电话工作受理范围包括政务信息及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非紧急类求助、投诉举报和建议、工作人员工作作风、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一标准主要涉及问题分类、问题处理、信息反馈、问题跟踪、问题整改等方面。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对待,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12345热线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热线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二)工作目标加快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2021年底前,各地区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地方接听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服务,各地区归并后的热线统一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语音呼叫号码为“12345”,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同时,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处置和办理,使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