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判几个月可以缓刑吗
判刑三个月可以缓刑。
缓刑的适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
“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三、缓刑与有期徒刑的区别是什么
1、缓刑是在有期徒刑之前进行的。一般都有缓刑年限的设定,这是对罪犯的一个考察期。如果在缓刑的年限里,该罪犯表现良好的话,是有可能在缓刑结束后得到减刑的。
2、缓刑是在监狱外面执行的。缓刑期间,罪犯将会进入监狱,但会有法官指定的地区进行生活。如果在缓刑期里,想要到其他区域活动,都需要向法官提出申请。并且在缓刑期间,罪犯还要定时去法院报道。
3、缓刑和有期徒刑的对象也有不同。缓刑的对象一般只有老弱病残等的人口,像那些壮年,法官是不会加上缓刑的。另外如果罪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是很大,是初犯且有悔改新的罪犯,法官是有可能在有期徒刑之前给罪犯加上缓刑。
四、判缓刑是否就没事了
犯罪后经法院宣判缓刑,因为是缓期执行刑事处罚,犯罪分子不用在监狱服刑,相当于恢复自由,所以有些人便以为自己已经没事了。不过,被法院判处缓刑还要遵守缓刑管理规定,违反的将要执行原判刑罚。
首先,被法院判处缓刑,意味着缓期执行刑罚,不用立即执行。
但是,被判处缓刑并不意味着“没事”,需要接受社区矫正管理,犯罪分子要受以下限制;
1、个人的活动情况,要定期报告;
2、个人的会客情况,要遵守规定;
3、个人的居住情况,包括离开住所或者迁居,都要报经批准。
其次,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犯罪分子,有以下情况的会被撤销缓刑: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2、在缓刑考验期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情节严重的;
3、在考验期内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4、在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实践中,要是缓刑考验期满,罪犯没有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有漏罪的话,那此时一般原判刑罚就是不再执行了。此时与假释考验期满的情况不同,假释考验期满是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之后还是有可能构成累犯的,但被判缓刑的就不会构成累犯。
对于那些可能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犯罪人员的辩护律师是能够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提交执行缓刑刑事处罚的申请书的,若是该申请被批准,那么在刑罚执行期间,只要服役人员没有再次实施违法行为,那么一般就不会再被要求执行拘役的处罚。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