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由法院依法在法庭上出示,并主持当事人互相质证。证据必须经当事人质证,并经法院查证事实的,才能作为定案依据。但是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一、犯人开庭家属要准备什么
犯人开庭家属要准备什么:收到起诉书副本后,围绕诉讼主张收集证据,证明原告的请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主张进行反驳;如果不熟悉法律法规的,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案件。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二、法院质证还需要开庭吗
需要。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
三、一审后下达判决书的时间是多久
一审后一般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通知下达判决书。民事诉讼案的程序为:
1、起诉;
2、法院立案审查;
3、法院受理;
4、排期开庭;
5、开庭审理;
6、作出判决。
审理前核对讼诉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讼诉权利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起诉请求和理由。证人作证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出示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所有的证据。质证双方就赔偿争议所得供的证据应互相质证。
全文71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