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通过的时间是1982年12月4日。
我国宪法的地位:
1、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重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2、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多方面规定,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部宪法通过时间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全文77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