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融资交易
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保证金,融(借)入一定数量资金买入股票交易行为。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融资标名单内证券。投资者信用账户内融资买入证券及其他资金证券,整体作为其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担保物。
融资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交易方式。如果证券价格符合投资者预期上涨,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通过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归还欠款能放大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不符合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卖出证券归还欠款后亏损将被放大。因此融资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能放大投资者盈利或者亏损,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要求投资者有较强证券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二、融资交易特点
1、融资标证券
可供融资买入证券品种,称为融资标证券。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规定,融资标证券品种可以是在交易所上市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及其他证券。沪深证券交易所将按照规定确定融资标证券名单,证券公司可在交易所公布融资标证券范围内进一步选择,并随交易所名单变动而相应调整,投资者仅可在此范围内融资买入。
2、融资保证金比例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时交付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比例,计算公式为: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100%。沪深交易所规定,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
3、融资债务偿还
投资者可通过直接还款、卖券还款两种方式偿还融资负债。直接还款是指,投资者在信用资金账户内存入资金,通过融资融券交易系统中直接还款指令偿还融资债务,结算时该资金直接划转至证券公司融资专用资金账户一种还款方式。卖券还款是指,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选择卖券还款交易指令进行证券卖出,结算时该资金直接划转至证券公司融资专用资金账户一种还款方式。
4、融资交易应注意二个风险
(1)投资者在从事融资交易期间,如果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调高,证券公司将相应调高融资利率,投资者融资成本将增加。
(2)投资者在从事融资交易期间,如果发生融资标证券范围调整、标证券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等情况,投资者可能被证券公司要求提前了结融资交易并可能因此带来损失。
三、如何进行第一笔融资买入交易
投资者在理解了上述知识后,即可以尝试融资交易。那么第一笔融资买入交易如何进行呢?以下通过一个案例进行说明。
投资者小张信用账户中有现金100万元作为保证金,经分析判断后,选定证券A进行融资买入,融资保证金比例为50%。在不考虑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情况下,小张可融资最大金额为200万元(100万元÷50%=200万元)。证券A最近成交价为5元/股,小张以自有资金100万和融资200万共300万元以5元/股价格发出买入交易委托,可买入最大数量为60万股(300万元÷5元/股=60万股)。
上述委托成交后,小张信用账户内保证金已全部占用,不能再进行新融资或融券交易。当日结算时证券公司垫付200万元以完成交收,所得股票A共60万股划入证券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帐户,并在小张信用证券账户中做明细记载。
至此小张与证券公司建立了债权债务关系,若该证券当日收盘价为5元/股,则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为150%(资产300万元÷负债200万元=150%)。
(1)买入证券A出现连续上涨
如果第二天证券A价格上涨,收盘价到5.4元/股,资产为324万元(60万股×5.4元/股=324万元),融资负债仍为200万元,维持担保比例为164%(投资者账户浮盈24万元)。
如果第三天证券A价格继续上涨,收盘价到5.8元/股,资产为348万元(60万股×5.8元/股=348万元),融资负债仍为200万元,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为174%(投资者账户浮盈48万)。
(2)买入证券A出现连续下跌
如果第二天证券A价格下跌,收盘价到4.5元/股,资产为270万元(60万股×4.5元/股=270万元),融资负债仍为200万元,维持担保比例为135%(投资者账户浮盈-30万元)。
如果第三天证券A价格继续下跌,收盘价到4.1元/股,资产为246万元(60万股×4.1元/股=246万元),融资负债仍为200万元,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为123%(投资者浮盈-54万元),低于130%,此时小张应该采取卖券还款、增加保证金等方式来提高维持担保比例,否则证券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可以根据合同进行强制平仓,了结全部或部分债权债务关系。
(3)偿还融资债务
在第二种情况下,假定小张第四天准备采取卖券还款方式全部偿还债务200万元,如果此时证券A价格为4.0元/股,小张需以该价格委托卖出(或卖券还款)50万股证券A,上述委托成交后,当日结算时证券公司收回融资债务200万元,该笔融资买入即已结清。此时小张信用证券账户尚余10万股证券A,市值为40万元。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