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销赃罪的金额达到三千元就会立案,销赃罪已变更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犯罪所得及其所产生的营利价值三千元。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处过行政处罚,又再一次的实施此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立案标准如下: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2、主观要件。要求必须是一 种明知,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
3、客观要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4、主体要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隐瞒犯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