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即将启动一项大规模排雷行动,以摸清风险底数,掌握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
上周银监局通知我们,要求汇报贷款五级分类的具体做法、流程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本周就开始进场检查了。4月13日,某大型银行安徽省分行人士告诉记者,检查的重点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偏离度。
同日,一家大型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人士透露,银监会此番检查的对象是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
一位了解检查的银行业人士称,监管部门于年初制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约1.5万个贷款客户,动用系统内的监管力量,检查贷款分类的偏离度,整个检查将于5月底结束。
贷款分类偏离度本身是一项常规检查,但贷款新规的执行情况将成为今年的检查重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等风险点可能也会在关注范围之内。
监管层此举颇具深意。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能否破解信贷激增—不良贷款反弹的轮回魔咒,正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此前中国银行业三次信贷扩张,均留下了不良贷款反弹的记录。
监管部门此次行动能否让那些跑偏的贷款现出原形?2009年末五大行3600亿元的不良贷款能否继续保持双降?业内人士拭目以待。
重点检查贷款分类偏离
目前,各地方银监局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小组正陆续进场,首先听取辖内大型银行关于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流程及执行情况的汇报。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要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如果应该归入关注类的贷款,被银行列为正常类贷款,类似情形被称之为偏离。如100亿元贷款中有2亿元贷款出现分类不准确,偏离度即为2%。在过往的现场检查中,偏离度超过5%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虽然是一项规定动作,但今年的检查将会重点关注贷款新规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9年10月份实施,新增贷款是否按照贷款新规去执行,是今年信贷类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银行业人士称,监管部门的关注对象可能还包括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风险点。总行已经下发(融资平台贷款)检查通知,我们上周也召开了会议,自查结果将于本月中旬出炉。前述大行安徽分行人士说。
工、建、中、交四家大型上市银行(下称四大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注:不考虑口径差异)显示,2009年末四家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余额分别是7200亿元、6463亿元、4243亿元和1390亿元,合计19296亿元;当年增量分别为4500亿元、2679亿元、2700亿元和800亿元,合计10679亿元,占当年全国信贷增量的11.2%;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3%、0.14%、0.07%和0.05%,合计的不良贷款不足15亿元。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