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拘留适用对象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的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
2、决定、执行主体
决定主体:公安机关、检察院。
执行主体:公安机关。
3、讯问、通知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无法通知包括以下情形:被拘留人无家属的;与其家属无法取得联系的;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阻碍的。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4、对特殊人的使用
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拘留:现行犯,先拘留,后报告;重大嫌疑分子,先批准后拘留。
5、异地拘留
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6、公安机关拘留的期限
3+7
7+7:特殊情况,可延长1到4天。
30+7:多次、结伙、流窜。
3天是公安机关准备报捕材料的时间;7天是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
7、检察院拘留的期限
14天或者17天(计算方法:7+7,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到3天)。
全文65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