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仲裁前后可以辞工吗
1.原则上来说,工伤认定期限为事故发生之日起算的一年内。
若遇用人单位不予配合之情况,劳动者务必积极搜集相关证据材料,如:目击者证人书面证言并附有签字及指纹确认,能够明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相关证明文件等。
2.若涉及到劳动争议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的问题,则需注意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亦须在一年内提出申请,否则将面临超期不受理的困境,因此建议尽快采取行动。
3.关于是否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方可进行工伤认定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责任认定书并非必要条件,但通常情况下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4.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书、劳动合同书或工资单等能够证明实际劳动关系存在的相关凭证;以及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9级如何申请仲裁
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已判定劳动者为工伤事故,而雇主拒绝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义务时,劳动者可依据法律法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申诉过程中,需要提交一份规范且详实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其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几部分:首先,详细列明申请人(即当事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及被申请人(即雇主或企业)的公司信息;
具体说明申诉方所要求获得的权益内容;再次,应列举出证明案件真实性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最后,阐述申请人提出此申诉的合理性。
为了支持申诉,还需提供以下文件资料作为辅助性证据:诸如与雇佣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复印件,以证实两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用以确定由工伤导致的身体损害;同时,还需提交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九级伤残鉴定结论书,以此来证明申请人的伤势程度。
为了证明申请人在受伤期间的收入状况,以便于计算赔偿金额,还需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相关财务凭证。
还包括住院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病历记录等医疗证明材料,以证明因工伤引发的治疗费用和休息时间。
最后,根据实际损失情况,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例如交通费发票、护理费证明等。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