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报废车上路的处罚如下:
1、被交警部门将机动车强制报废,并将报废车强制收缴;
2、处两百元到两千元不等的罚款,并且会吊销驾驶者的机动车驾驶证;
3、两年内不可以驾驶机动车,且要重新考驾照。
一、车辆报废流程如下:
1、机动车所有人向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并填写申请表;
2、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3、机动车回收企业确认机动车并解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证明;
4、解体后七日内将相关资料提交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
二、以下情况属于报废车辆:
1、轻、微型载货汽车,矿山作业专用车累计行驶30万公里;
2、轻、微型载货汽车、带拖挂的载货汽车、矿山作业专用车及各类出租汽车,其他车辆使用10年;
3、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
4、车型淘汰,已无配件来源的;
5、汽车经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50%的;
6、经修理和调整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
总的来说,不要开报废车上路,如果开报废车就属于交通违章行为,即使号牌可以继续使用,但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
开报废车辆危害
首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由于报废汽车车况本身比较差,加上超期服役,安全系数极低,远远达不到安全运行技术的要求,另外驾驶报废汽车的人员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投机取巧心里严重,总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总是希望能躲避交警的管理,由此出现的违法行为往往比较严重,直接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其次,给交通事故侦破工作增加难度。由于大部分报废汽车无牌无证,或是乱套车牌,没有车辆保险,车辆交易频繁且不合法,发生交通事故后无法快速得到车主信息,使得受害方得不到合法的赔偿,往往是一逃了之,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受害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再次,压缩了新车和二手车的正常销售。报废汽车废而不死,违背了社会经济“新陈代谢”自然规律,冲击新车销售市场,制约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黑市交易更是破坏了二手车市场经济的法规。
最后,污染环境影响大众身心健康。报废汽车耗油量大,噪音刺耳,特别是尾气排放严重超标,势必造成环境污染,给大众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对于行为人开报废车辆上路的行为,这显然是违背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但对于这样的行为,一般是不会对行为人进行扣分处罚的,不过却会作出其他的处罚,就包括处罚款,之后直接吊销行为人的机动车驾驶证。生活中,要是发现有人开报废车辆上路的话,一定要及时的报警,毕竟这样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条,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前款所列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出售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没收违法所得,处销售金额等额的罚款,对该机动车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