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正式立案前或审理过程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委派的调解员可“中途”介入调解。这种全新的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模式将于今年9月起正式实施。昨天(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知识产权局签署了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合作协议。
“我们每年遭遇的侵权案件至少有几百起,损失多达数百万元。”一位网络公司负责人透露,打一场侵权官司,不仅诉讼期超长,程序繁琐,赔偿金更是少的可怜,很多时候都只能无奈放弃。“这种新的纠纷委托调解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合作协议约定,全市各级法院在审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可请市知识产权局协助进行纠纷调解,具体调解工作则由北京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北京12330)筛选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负责。
目前,北京12330正在受理来自本市各行政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申请,审核通过的进入调解组织“花名册”,才有资格推荐相应的调解员。今年,本市将选出3至5家调解组织,它们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就是知识产权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选拔出的调解员,还要进一步开展调解知识的培训。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拥有量逐步提高的同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量也大幅增加。据统计,去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8923件,同比增长42.49%。
全文56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