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散布她人色情信息构成诽谤罪
时间:2023-06-03 15:34:48 10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2006年3月份,某电厂的多名职工收到了一条手机号为132765920**所发的诽谤自诉人张某的短信,内容是:“张某喜欢有妇之夫,有意者速打电话834333**”,该电话号码是自诉人家的号码。自诉人张某于2006年3月30日报警,但公安机关未查出为何人所发短信。自诉人张某因此事于2006年4月14日服毒自杀,经抢救脱离危险。后自诉人张某怀疑是被告人高某所发短信,在院内谩骂,导致双方产生纠纷。被告人高某及其儿子杜某为报复自诉人张某,杜某申请号码为5132517**的QQ聊天号码,网名激情视频聊天,并在QQ信息里留了自诉人张某的住址和家庭电话,被告人高某也知晓此事。在2006年的6、7月间,被告人高某及其儿子杜某分别多次在聊天时将信息“我是个寂寞女人、想激情吗?拨打电话8343****电话联系”等内容予以发布。后自诉人张某家中经常半夜有人打电话,内容为“你寂寞吗?你对象在家吗?”等等。自诉人张某因短信及互联网发布信息被骚扰之事,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精神异常,于2007年4月29日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5日,花去医药治疗费2159.25元。2008年11月20日,经鉴定:张某曾患有创伤后应急障碍,经治疗现已缓解,该精神障碍与被短信及互联网辱骂等事件有因果关系。【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高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高某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评析】

笔者认为被告人高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散播有关自诉人的虚假信息,扰乱自诉人的正常生活的行为应该构成侮辱罪而不是诽谤罪。理由如下:

首先:在我国刑法中,侮辱罪和诽谤罪在同一个法律条文中,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等基本相同,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犯罪的客观方面:第一、侮辱的方法可以用暴力方法,而诽谤不可能用暴力方法;第二、侮辱表现为公然对被害人进行嘲弄、辱骂等令人难堪、损害人格尊严的行为,并不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而诽谤则必须使捏造有损于他人名誉的事实并加以散布的行为;第三、侮辱行为必须是“公然”地进行即当着公众的面进行,而诽谤则可以使私下的,但只有使第三人或公众知道的方式散布捏造的事实即可构成。在本案中,被告人高某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的向不特定得群体发送有关自诉人的虚假信息,是一种公然的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况且被告人是在私下的以非暴力的方式、并非以“公然”的形式向公众传播虚假的信息,被告人所述情况纯粹是捏造了案件事实而非基本属实,况且被告人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的方式的进行撒播,因此构成诽谤罪。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报警 最新知识
针对手机短信散布她人色情信息构成诽谤罪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手机短信散布她人色情信息构成诽谤罪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