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便可视为欺诈行为:
首先,通过虚构不存在的单位组织或冒充他人身份与受骗者订立合约或合同;
其次,使用假冒伪劣等手段获取资料或产权证明,从而获取他人的担保;
再次,没有实际履行合约或合同的能力,却先用小型合作为诱饵取信于受害者,进而诱导其签署规模更大的协议或合同;
此外,在收到受害者的财物之后,违背信用并未履行承诺;
最后,采取其他任何形式骗取他人财产,并擅自非法占为己有。
无论是个人单独行动还是单位或组织集体实施,只要所涉及的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便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38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