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证的婚前协议是否存在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如果不公证也会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满足以下条件:
1.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订立该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
3.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使没有经过公证,该婚前财产协议依然有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婚前协议应要包括什么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
2.婚前财产及婚后财产的归属;
3.缔约时间及地点、违约责任;
4.争议解决方式以及其他双方认为有必要添加的内容。
三、婚前协议公证程序是怎样的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如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权;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正接待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通过上述四步,婚前财产公证的办理程序履行完毕,两周后当事人可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如果双方都抽不出时间来领公证书,也可以在预交邮费后享受“邮递送达”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全文80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