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为生产经营的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即违背专利权人的意志,以欺骗他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通过广告宣传或者其他方法,将自己的非专利产品谎称是利用专利技术制造的产品。
一、侵犯专利权的赔偿计算方式是什么?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做了明确规定,分成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照专利权人因为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
第二层次,若损失无法确定,则按照侵权人因为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第三层次,损失和利益均无法确定,则按照该专利的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第四层次,若损失、利益、使用费均难以确定,则根据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性质和情节,赔偿1万到100万元,这个1-100万元也叫做法定赔偿。
二、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一)形式要件指符合专利法第11条的组成要件: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涉案专利的侵权行为。
(二)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如果涉嫌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包括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所保护的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则认为涉案侵权产品落入了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专利权具有排他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非经专利权人本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利用该专利发明创造,否则即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但是,为了防止专利权人滥用其权利,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专利权人的权利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全文76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