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认定上下班途中的工伤事故至少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1、目的要素,即以上下班为目的; 2、时间要素,即上下班时间是否合理; 3、空间要素,即往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但属于以下情形的除外: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一般情况下,“合理时间”是指正常上下班时间和加班加点时间。但在实践中,每个员工上下班时间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因工作性质和自身生活习惯,往往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上下班途中”的含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该条款中“上下班途中”,是指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合理线路。实践中,对职工是否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伤害的判断,必须要确立“合理时间”的标准。这是因为工伤认定案件中,职工是否是因“上下班”这一主观目的是其认定工伤的核心和前提,只有是为上班或者下班这目的而在路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才符合认定工伤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1。在合理的时间内,在合理的工作场所和住所、经常工作途中,在合理的时间内,在合理的工作途中,在合理的时间内,在合理的工作途中,在合理的时间和合理的路线上下班,在合理的时间和路线上下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33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1,385人已浏览
9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