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公司设立时的商标权应当使其主要产品或经营业务所使用的商标权必须随同进入股份公司。
一、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 1、劳动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依据。 2、《劳动法》; 3、《劳动合同法》; 4、《工会法》; 5、劳动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以及各地的实施办法; 6、劳动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以及各地的实施办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