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破产立案是启动破产程序的标志,单纯的立案并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破产宣告对破产企业负责人的效力依照我国《公司法》第147条的规定,担任破产清算...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有效性是,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通过担保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破产宣告,是指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定职权裁定宣布债务人破产以清偿债务的诉讼程序。破产宣告裁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作出破产宣告的同时,法院应选任破产管理人,决定债权申报期间和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期日,公告与破产宣告有关内容。破产宣告后,破产人在人身自由权利上受到一定拘束,在公私法上一定资格丧失,如不得担任公职人员候选人,撤销律师、会计师资格,不得充任股份有限责任公苛董事及监察人等,并且丧失对财产的管理处分权。债权人不得个别行使权利,只能依破产程序受偿。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也受到破产宣告效力的影响
破产宣告裁定的作出,将对债务人、债权人和其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个人或者财产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对债务人的影响,特别是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影响,根据《公司法》第十四十七条的规定,破产清算公司、企业董事、厂长、经理,对公司、企业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成之日起三年以上,不得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根据新《企业破产法》第十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因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诚义务、勤勉义务而破产的,自破产程序结束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次,对于债权人的影响,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第十七条规定: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只能在破产程序结束之日起三年内获得破产。
根据我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破产宣告后不能再申请破产重整,最迟需要在破产宣告前申请破产重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