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胁从犯的处罚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05修订)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分析说...
一、胁从犯的认定关于胁从犯的认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关于从犯的认定: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诈骗罪2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范畴,主犯肯定比从犯判刑判的重。主犯一般是犯罪行为当中起到决定性和只会策划的作用,而服从的则是从犯,从犯也有轻重之分,对于实施诈骗行为强度小判刑会轻,实施诈骗行动强度大的判刑也会重。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虽然我国规定诈骗罪的量刑是一般在三年以下,情节严重的话,量刑更为严厉。但是对于诈骗罪中的从犯,可以根据从犯本身在诈骗犯罪活动当中所起的作用,依法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有些情况下,如果从犯是属于受到胁迫的话,并且起的作用也非常小,甚至是有可能被免除处罚的。不过我国法院会严格的将主犯和从犯进行区分的。
因为胁从犯是被胁迫参与的,主观上不是完全自愿或自觉的。客观来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相对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最小的共同犯罪分子。因此,刑法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了正确适用威胁从犯的刑罚,首先要科学理解威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而言,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胁迫程度。第二,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在查明上述威胁从犯情节的基础上,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威胁从犯的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84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