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规定: 1、保护被监护人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
意定监护是区别于法定监护的一种制度,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可以是亲属,也可以不是亲属,书面指定被委托者作为自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意定监护人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近亲属以外关系密切的亲友。在自愿的基础上,经有关组织或机构同意成为监护人。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18周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态正常的自然人。意定监护应采取书面形式,即要求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规定双方认可的内容。我国《民法典》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提前与其近亲属或者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当他们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
1、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2、审查起诉阶段: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核实有关证据;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处罚的书面辩护意见。 3、审判阶段:会见在押被告人;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向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
意定监护的法律效力与法定监护的法律效力相同。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提前与其近亲属或者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其监护人。当他们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2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8,598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